1、三门峡立项之初就遭到陕西方面的坚决反对,当时陕西不少政府官员通过多种渠道力陈此项目对陕西的影响。其实早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专家提出的“高坝大库”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方案虽然被全票通过,但同时也遭到了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和水电总局实习生温善章的反对。
2、除此之外,三门峡还留给后人些许精神上的价值:1955年,全国人大通过三门峡工程时,没有人反对,没有人弃权,在热烈鼓掌中一致通过;到了1992年4月,三峡工程即将上马,全国人大2633名代表,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机器,通过了政府的提案。
3、其中一篇传阅量极大的文字说,“三门峡大坝”和“三峡大坝”这两项工程,有一个极为偶然的共同点,即都面对着一个最坚定的反对者黄万里、一个反对高坝大库而主张低坝小库的坚韧的建议者温善章。
4、黄万里先生对此有详尽的论述 简言之关键是修建水坝导致上游河床抬高,淹没了渭河平原,使上游百姓年年遭受水灾。同理,黄万里先生指出三峡大坝会阻断长江卵石输送,在上游江底筑坝,导致上游水位抬高而四川会不断遭受水灾,也是一个败笔。
三峡大坝的修建利大于弊。三峡大坝:三峡是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肯定弊大于利,这一个大坝就决定着中国一半人的生命安全,大坝上游800公里都是库区水深都在150米左右,这样大的坝要是被炸了那中国也就灭亡了。
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是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防洪效益 三峡水库运行时预留的防洪库容为22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削减洪峰流量达27000-33000立方米/秒,属世界水利工程之最。弊端:在三峡大坝中,埋设了很多仪器,通过仪器监测,发现有些纵缝在灌浆后有张开现象。
1、由于两岸流域环境保护好,水源中泥沙含量低。这段地势平缓,上游的泥沙容易沉淀。河水就清澈了。
2、为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三门峡大坝经过多次研究改造,从最初设计的“蓄水拦沙”变为“滞洪排沙”,最终调整为现在的“蓄清排浑”模式。尽管如此,大坝最初的设计方案与实际运行效果相去甚远,让黄河水变清的初衷成了泡影,防洪减灾甚至变成了水灾搬家。
3、是因为三门峡大坝导致水速下降,泥沙沉淀从陕西开始,把渭河流入黄河口都抬高了。有一年因为渭河不能顺畅地流入黄河,竟把陕西淹了,陕西人吵吵着要炸三门峡大坝。你想看黄水去看大坝后面那一段,那边是泥水。
4、这个原因比较复杂;简单说:就是因为三门峡大坝建设后,蓄水了,把黄河的浑水通过沉淀变成清水;因而实现了三门峡黄河水清。
5、自然因素 例如,黄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率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增强,减少了泥沙的流失。此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影响黄河的水质,例如干旱年份会导致水流减少,水中悬浮物减少,使得水质变清。
1、历史已经证明了黄万里教授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观点是正确的,并且正在证明着他对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观点也是正确的。马寅初教授的人口思想及其代表作《新人口论》在50年代曾经受到不公正的批判,把它等同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随着中国实践的发展证实了他的新人口论是正确的。
2、[编辑本段]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原清华大学教授 黄万里,祖籍为原川沙县,是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1924年黄万里入无锡实业学校学习,1927年进入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1932年毕业。1933年任杭江铁路见习工程师,参与江山江铁桥的建造。
3、其实网传的12个问题的应验不过是被某些专家、媒体自己夸大的说法,就事实来看并没有根本性依据来支撑这个说法。
4、但我确实是学这一行的,而且搞了一辈子水利,我不说真话,就是犯罪。治理江河涉及的可都是人命关天、子孙万代的大事!”黄万里(1911年8月20日-2001年8月27日),出生于川沙县(今上海),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黄炎培第三子。
5、黄万里(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老先生的父亲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毕业于我校的前身——唐山交通大学。在毕业之后便获得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工程博士学位,是第一个获得此学位的中国人。他的雕像坐落于我校的南门附近。
6、生于1911年的水利系教授黄万里恰好与清华同年,8月20日,系里的师生们在一间会议室为病重的他举行了生日聚会,寿辰仅仅过去7天,90高龄的黄教授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在与癌症抗争了17年后溘然长逝。
多年来作出了巨大贡献三门峡水库是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以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为目标的综合大型水利枢纽。
为解决泥沙淤积问题,三门峡大坝经过多次研究改造,从最初设计的“蓄水拦沙”变为“滞洪排沙”,最终调整为现在的“蓄清排浑”模式。尽管如此,大坝最初的设计方案与实际运行效果相去甚远,让黄河水变清的初衷成了泡影,防洪减灾甚至变成了水灾搬家。
三门峡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处黄河中游 拓展知识: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各支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水电站,也是黄河中游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国家八五重点工程。三门峡大坝坝高105米,长2668米,坝顶宽10米,底宽200米,是当今世界上可居前列的拦河大坝之一。
三峡大坝建造之后的影响很多很多,包括泥沙的沉积,航道的改变,水流的流态是非常复杂的,说不好水流中的泥沙石头就会沉积下来,堵塞航道,泥沙沉积后水库就没有用了。
不利:库区(主要不利影响区,淹没土地、耕地,在移民开发和城市迁建过程中,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
弊端:为了三峡工程的早日建成,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市做出了巨大牺牲,淹没大片良田、搬迁成千上万的工矿。1,长江上游影响河床演变作为关键的造床质是砾乱卵石,不是泥沙。三峡一带属石灰岩地貌,那水的压力如此之大,而三峡地区的脉形纵横交错,是极易发生地震的板块挤压地区。